给孔子的一封信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书信吧,书信是人们是人们传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交际工具。你知道书信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孔子的一封信,欢迎大家分享。
给孔子的一封信1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
我是一名21世纪的中学生,您与我相距银河那么远。您在我心中是个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您是儒家派的创始人,您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您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您循循善诱,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后来,儒家也成为了诸子百家中的第一家,您的弟子三千多,桃李满天下。
有一次,您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前痛哭。您叫学生子路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您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历害呀!”您“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
您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已的政治主张,鼓吹恢复西周的制度,结果到处碰壁,没有一位国君听您的。
您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向必下,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依您说,水可是真君子啊!“
您能从平常的水中见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您面对生活是多么仔细、严谨。从中我也明白了许多现实真理是在大自然中的,唯有细心观察,才会发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现在有句众所周知的广告语: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
您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谦虚好学。您要求学生要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您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学会了如何选择朋友,孔爷爷,你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们的课常、晨露!。
此致!
敬礼!
您的21世纪崇拜者:符志文
20xx年05月20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2敬爱的孔子:
您好!自从读了那本思想深刻、内容丰富,集聚了您智慧语录的《论语》,我心中总感觉回味无穷。它包含了通俗却又深刻的哲理,是留给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
您是儒家的始祖,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您生活的年代虽已距今有二千多年了,但一捧起那本《论语》,您那慈祥的面容,花白的鬓发,捋着长长的胡须沉思的神态就浮现在我眼前,那每一句名言、警句都鼓舞着我,激励着我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我重点分析了您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就是说,把学习看成生活的一部分,把它当成一种乐趣,学习也就非常容易了,若能善待友人,与他们和睦相处,心情也就舒畅了。日常生活中,误解是经常出现的事,我们只要遇到事多为他人着想,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不就正如您所说的也是君子吗?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最令我感慨不己的一句话。它使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浑身充满了奋发向上的力量;它像警钟一样,时刻提醒着我,在生活中,是不允许松懈的,遇到哪些品德高尚、言行超拔的人,就应该以他为榜样,虚心向他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此外,遇到品行低劣的人,不只是蔑视他,更应该扪心自问,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毛病,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修养。而您正因为具有这样的品质,才能成为圣人,被后世永远赞誉。
在您的感召下,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我要学习您那贫贱而好学的精神,亲爱友人、修身养性的品质,孜孜不倦、奋发进取的信念。我要做到珍惜时间,经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自觉努力,不断鞭策自己进步,去除身上那些浮躁、迷茫、自私、懒惰、毫无追求的坏毛病,做一个像您那样有修养、有文化的人。
此致
敬礼
给孔子的一封信3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
作为一名学生,我是十分喜欢您的,您的芳名至今流传于世。您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您写作技巧的成就,不仅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您为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您的著作有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就拿你根据鲁国史记籍所编的《春秋》来说吧!在你这部作品中,先多方面渲染了我,却千呼万唤不见其人,情节大起大落,对照鲜明,效果强烈。虽然我从未见过您的真正面目,但是我想您应该是一位博学多识,慈祥仁爱,长满白胡子的好老师。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就接触了您的儒雅的思想。记得我跟我的语文老师一起背诵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时的我对你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您的许多思想,在我的学习中是比较有用的。另外,你讲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至今我还需要借鉴的。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我做人的基本标准之一。在《论语》中,我学到了以前从未学到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论语》不止让我明白了要尊师重教,还让我明白了要诚实做人,“人而无信,不之其可也。”一个人连诚信都做不到,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学习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育我们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还是古人说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虽有些夸张,可我读过《论语》后学到了怎么去做人,怎样去孝敬父母等等。
《论语》是一部经典著作,早在四五运动前二千年,《论语》是每位学生的必读物。而《论语》记载你言行的一部书,可想而知,你对当代和后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您还整理了《诗经》一书,你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真不愧为我们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您真正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还有您的方法教育了我们中国从古到今的人。坚强如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饱经人生的苦难,却始终坚强乐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有人生如同烈火碎钢般催热你年轻博大的思想,个人的苦难比起大道之不行又算得了什么。
可是在那个霸道横行的时代,没有一个君主能够实施您的主张,您就那样孤独而倔强的坚持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您毫无绝望,不知疲倦地周游列国,传道授业,渴望大道能够在未知的土壤里,长成参天大树。而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已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但一点点小事都克服不了,摔倒了酒爬不起来了。我想:“如果当初像您一样,勇敢一点,,努力冲破难关,也许就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成绩滑坡,无力学习,每遇到一点小事就感到很烦。当我在历史书上看到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居然周游了十四年时,就好像有一股无形 ……此处隐藏7517个字……>
天色已晚,你好好休息!希望你好好想想,晚上托梦给现在的人儿啊!
XXX
20xx年XX月XX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4尊敬的孔夫子:
您好!
我是你两千年后的一名后生,也是崇尚儒家的一位粉丝,对“至圣”的您充满敬意,因此,我给您写下了这封信。
我知道,您创办了私学,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打破了官府的垄断,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好举措。
您告诉我们要爱人,广泛地理解与体贴别人。“已所不欲,不施于人”。这是您“仁”的思想。您还讲到,具有“仁”德的人无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随波逐流,这让我们受益匪浅,分享者“仁”的智慧。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能够坚守“仁”的思想,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自觉地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您的“礼”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我觉得,“周礼”那些繁琐的形式以及行为只会加重人们的负担,并不能从根本上让人们真正的理解“礼”的含义。“礼”就是要求人们自我约束,而并不是被迫以各种方式去表现,从而失去看“礼”的本意。
您讲,“孝俤”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不会犯上作乱,做出反对君主的事情来。您又把“忠”与“孝”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对父亲尊重的人才能君主忠心耿耿,但人心莫测,一个人的眼中可能只有父母,也可能只有君主,但心里既有父母,又敬重君主的人还只是少数,毕竟“忠孝两难全”。
但是,你提倡父母死了之后,儿子要按周礼举办隆重的葬礼,还要守孝三年,守孝期间不能改变父亲的规矩,不能出远门,这才算是尽了孝心,其实我认为,父母逝后百般地遵守这么多规矩也没什么用。只要父母健在时好好的孝敬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尽孝心。
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您的各种观点,我是十分赞同的。譬如您主张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独立思考”这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许多好处的。
在您之后的汉朝,他们把您的思想加以改造,用“忠”“孝”“仁”“义”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并开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为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与深入人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早在四百年前,意大利的传教士就翻译的《论语》您的思想传遍了世界各地,20xx年的9月6日至10日,举世瞩目的“孔子文化周”亮相巴黎,联合国会议大厅内悬挂着您的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与人”。这是联合国对您的最高赞誉。如今,只要有华人在地方,就有“孔子学院”“孔子文化”等。您不仅名扬全球,也让我们为您自豪。
孔先生,非常感谢您能够阅读这一封来自两千年后的信件,在这里。我要代表全体热爱儒家文化的人们感谢您带给我们这么多的文化盛宴。
愿您的思想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此致
叩首!
后生:高云飞
公元20xx年三月廿二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5敬爱的先生:
近来可安好?
孔子,孔仲尼。
这样一个名字,从春秋起,从那遥远的年代起,开始为众人所知,开始象征着一种文化,开始铸就中华民族的魂魄。今天,请让我以一个谦卑的弟子的姿态,来回味那些铭刻在时光里的字字句句。
您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现在想来,这实在是一大人生哲理,可那时的我却未曾知晓。涉世未深的我,曾一度以为自己方方面面都是最优秀的,别人手拙,做不出好的成绩来。直到有一天学校大扫除,同学们纷纷热火朝天地劳动起来,有的擦窗户,有的扫地,有的抹桌椅,各显神通。只有我一人愣住了,陡然发现,从来不做家务的我,在此刻黯然失色。心里泛酸,望着正扫地的敏捷灵活的一双双手,这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无能为力。自此,这次经历时时警醒着我。我对自己说,你可以自信,但不能自负。你能行,别人也可以。我只有不断学习他人的长处,才能渐渐完善自己。
您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点,弟子自以为做得很好。我一直秉承这样一种态度,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若只知道一丁点毛皮,我绝不会大肆宣扬。真正的知识并不随着夸耀而膨大,就好像手拿放大镜去看事物,实际大小并不会为之改变,那表象只会蒙蔽了自己。所以我要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
您说过,温故而知新。提到这一点,我真是羞愧不已,因为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落实。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深入的理解与体会,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可我却不断给自己找借口:今晚作业多;我困了;我想做点别的事……久而久之,知识点掌握不牢靠是必然的。我该听从您的劝诫,每一天,温故而知新。
您还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深得我心。岁月的流逝中,不断有一些人淡化了,放弃了,退出了。而所谓“君子”,即使身处乱世,依然能够保持崇高的气节。我已经历过人生的一大转折——从小学升入初中。在这样一个变故中,曾经班里那些“风云人物”,却在中学销声匿迹,难觅踪影。所幸的是,我凭借小学时一点点打下的基础,得以在强手如林的学校占据一席之地。我知道,在以后的一个又一个转折点中,弱者会不断被淘汰,我还应绷紧心弦,杜绝懈怠。请您相信我吧!
您不仅说过,同样以身作则地做过。从您的行为举止中,我懂得了什么叫做“言传身教”。不管旅途中还是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您一律平和地回答“不知道”,一丝不苟地治学。而在那样一个春秋里,您能够一直忠守自己的信仰,不为乱世所动,该具有怎样的气节和坚忍啊!
先生,恕弟子冒昧地问,您在周游列国却不被重用时,可曾一度心灰意冷?在世人纷纷用怪异的目光观望您时,您可会感到刺骨的寒冷……也许,您难寻一位知己,只好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走着自己的路,在孤独里闪耀着光华。我所能领会的,只有这些。
可这孤独里的光华,是何等的超凡、独特!一部《论语》,无论是做人处世,治学态度,还是学习方法,都给我以无尽的启迪。它不仅仅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演变成了一种精神。这儒家思想所迸射出的火花,照亮了无数的时代。而您,就是那位“万世师表”,离我如此遥远,却又如此接近。谦逊内敛,实事求是,追根究底,磨练意志……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被您亲切而严肃地凝望着,监督着,鞭策着。整个中华,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超越时空的思想,而散发出一种古朴深厚的韵味。它已然成为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许可以称之为“中国魂”。
在写完所有的这些后,脑海中便只剩下一个字,忽地懂了。是谓“仁”。
愿先生在追逐理想的途中一路顺风!
弟子:陈安琪
20xx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