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心情日记汇总7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情日记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情日记 篇1虽是流火七月,南方仍旧多雨,绵绵密密下成水天一线,把小小的芦庄,衬成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村小的校长高中毕业,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尊敬,村小的孩子们都对他又敬又怕。燕子就在这群孩子中。她看看外地人雪白的上衣,光亮亮的皮鞋,顿时惭愧地把刚刚玩过泥巴的小黑手藏到身后。
校长与领头的人说了几句话后,很是高兴地点头。燕子不明白他们说了些什么,只看到车上下来好几个漂亮干净的哥哥姐姐,闹哄哄地把几个大箱子搬进了旁边的宿舍楼。
这天是发成绩单的日子,村小里一大早就充满了孩子们兴奋的喧闹声,老师们各自忙着管束自己班上的调皮蛋。燕子看了看手上的成绩单,语文91分,数学86分,独独英语47分,燕子瘪了瘪嘴,“哇”地一声趴在桌上大哭起来。在燕子看来,47分实在是一个既羞耻又窘迫的大事。
班主任发完成绩单,在讲台上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同学们,今年暑假也可以在学校学习,城里来了一队支教的大学生,暑假会由他们给大家上课。”孩子们顿时叽叽喳喳吵成一片。“老师,是不是前几天来的哥哥姐姐啊?”“老师,他们给我们上什么课啊?”“老师,我要来上课。”“老师,我家住得远,可不可以不来啊?”……燕子想,自己住得近,英语也不好,暑假还是来学校好好学习吧。
第一天上午,上的是语文课。教语文的女老师姓童,一双大大的眼睛,总是满脸笑容。她不让孩子们死命地读啊背啊,而是带来许多漂亮的头饰:有小鸟的,有小树的,还有金色头发的小姑娘……童老师教孩子们把头饰戴在头上,然后说:“我们一起演话剧玩。”话剧,多么新奇,多么好玩!燕子高兴极了。童老师说,今天的话剧是《采蘑菇的小姑娘》。采完蘑菇,一大群“小蘑菇”牵着小姑娘的裙摆在“小树林”里穿来穿去,还有“小鸟”在一旁唱着歌。童老师问大家会不会写“蘑菇”两个字,燕子胆怯地举了一下手,马上又放了下来,童老师眼神儿好看到了,请她到黑板上给大家做示范。燕子一笔一划地写下“蘑菇”两个字。童老师用红粉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勾,说:“燕子也是一个小蘑菇呢!”小朋友们“哈哈”笑起来。
到了下午,居然还有美术课,要知道,村小没有美术老师,孩子们从未上过美术课呢!教美术的何老师一进来,孩子们顿时欢呼雀跃。何老师把白纸和彩笔发给大家,教大家画人物画。燕子在一张白纸上认认真真地画着。长长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微笑的嘴唇,雪白的裙子……她画完之后,在旁边工工整整的写上“美丽的童老师”六个大字,写完了,又用彩笔画了花边。要交上去了哇,还有没有哪里没画好的呢?燕子想了想,怕何老师不知道自己画的是童老师,又标了一个小箭头,表示自己画的就是童老师。最后,她在右上角写上自己的年级和名字“三年级卢燕然”。
何老师是一个年轻的男老师,和童老师一样爱笑。他接过燕子的画,先表扬了燕子画得快,接着拿起红笔批改。画上的童老师,两只眼晴涂得又黑又圆,嘴巴也是一片圆圆的红色,头发长长的拖到地上,燕子还在头发上画了小草和蝴蝶。何老师给燕子打了95分,夸她有想象力。
愉快的一天过去,燕子发现自己非常喜欢新来的大学生老师,而且,大学生老师既不打学生,也不骂学生,经常夸奖他们的优点,还给他们上有趣的音乐课美术课,燕子多希望村小的老师也能这样啊。以前,燕子每次考完试后,都害怕班主任老师手上长长的教鞭,教鞭打在手板心儿里,能带出“呼呼”的风声。
短短半个月过去,大学生老师要回城了。几个孩子哭着问老师什么时候再来,爱笑的童老师露出非常矛盾的表情,她是大三的学生,回去后就要准备着毕业,哪有可能再来呢,可她又不愿意欺骗这些孩子,于是她说:“对不起,老师来不来了了,可是你们以后上了大学,就能到省城找老师了。“老师,怎么上大学啊?”“要上大学啊,你们要先考上初中,再考上高中,最后才能考大学。”
芦庄只有一所村小,初中和高中都只有县城才有,村里每年上初中的一只手都数的过来,能上高中的就更少了。燕子顿时觉得,童老师说的大学,是好遥远好遥远的事。但是,燕子默默地把童老师的话记在心里。
大学生老师回到了城里,村小又变回了原来的村小。
燕子每次在课堂上背诵着枯燥的生字和乘法表,就开始回忆童老师的话剧,周老师的积木,何老师的彩笔……回到家,燕子用小纸片做成头饰,用树枝搭积木,把生字和乘法表表演了一遍又一遍。
小学毕业后,燕子考上了县里的初中。再后来,燕子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放假时,她回到芦庄,总愿意到村小看一看,偶尔碰到年岁渐长的校长,老校长总是笑眯眯地点头:“这娃,以后有出息!”
6月,高考结束,燕子回到家,忐忑地等待着结果。
7月底,燕子收到录取通知书,芦庄顿时炸开了锅,这可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啊!连同村小和芦庄都荣耀了几分。
燕子捏着村里凑来的钱,踏上了去省城的路。
大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燕子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勤工助学,四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毕业时,燕子接到妈妈的电话,妈妈告诉她,老校长想请燕子回村小当老师,问燕子愿不愿意。燕子愣在了电话那头。
拍完毕业照,燕子躲在寝室里,把脸埋进枕头,失声痛哭。她对妈妈说:“妈,我们还欠着村里人的钱。”妈妈沉默了。
就这样燕子去了深圳。
芦庄人再看到燕子的父母,除了羡慕外,也带着几分鄙夷,谁家愿意自己的孩子像燕子一样不知道感恩图报?每当这时燕子的父母唯有沉默以对。
芦庄的杨柳依旧随风婆娑起伏,枝头新绿间,偶尔有紫燕“啁啁”掠过。一辆车停在燕子家门口,车上下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很快,村小换了一个新校长,新校长姓卢,是村小飞出来的金凤凰。
芦花满地中,翩翩燕归来。
心情日记 篇2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在选择与适应中寻求生存的机会。岁月在流逝,从未停歇;豆蔻年华稍纵即逝,何必纠结那些不开心的人和事。人要向前看,路要奔前走,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很多时候说的与做的,想的与说的都是背道而驰的。其实真的不想这个样子,很无能为力,甚至很无奈。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错的时间对的那个人才出现。身边的人未必是你爱的,你爱的人不一定就在身边。也许只有残缺的美才会令人更记忆深刻吧。
爱到深处,心不悔,只有真爱过才会真正领悟其中的含义。
是对,是错,没人能诠释。感情里没有对错,只有真与假。
一个人在辉煌,心若没有歇息的地方,那么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有那么时刻,牵着别人的手,心里住着另一个他(她)。一辈子不长,缘来珍惜,缘去也不要死气摆列的 ……此处隐藏1359个字……心情。不在了,真的不在了。那些隐藏在回忆里的小细节以后不会在被谁轻易察觉了。
人世间多少爱恨在薄凉的岁月中被打磨的荡然无存。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江湖。你曾指天发誓要守护一辈子的人。转身。就如尘埃中一颗细小的沙粒。不在忆起。
聪明如你,也许早就预料到这份爱会无疾而终。所以你的若即若离,你的喜新厌旧。都有了很好的理由。其实,你应该明白,至始至终,我从未奢求过你什么。是你负了我。我累了,真的累了。我不想再忍受你的忽冷忽热。也不想再追问你为什么突然的消失又莫名的出现。我习惯了观看空间里你与各位美女之间的互动,习惯了给你短信之后石沉大海般的沉默。习惯了面对你的谎言时,不揭穿,不说破。我应该谢谢你,让我体会到这么多无奈的情绪。好的坏的,全部接受。它们美丽了我的曾经,丰富了我的流年。
你离开后,我也习惯了上线隐身,习惯了用冷漠来伪装自己,习惯了用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一些人一些事,习惯了面对伤害,面对指责一笑而过,习惯了对每一个上前安慰自己的朋友说“我还好”然后在无人的角落,哭的像个孩子。也许,是因为成长,因为经历。所以习惯。人人都说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那么所谓的'不安与孤单是成长的错,还是一种不敢面对的情怀?
感叹时光匆匆,年华深处,回眸之间。你记得我?还是忘了我?错过的缘分,写写停停的笔尖,一点一滴,被凋零成为曾经。我在曾经的习惯里会慢慢地把你忘记。
人生如歌,唱不出最完美的音符,往事如麻,理不清其中的牵牵绊绊。萦绕在笔尖的温暖,却在纸上洒下了哀怨。我想听你的一句抱歉,等来等去,却是相对两无言。曾经的轰轰烈烈,终抵不过似水流年。再怎么文采斐然,也找不到让爱继续下去的理由。
不敢回忆的是过去,不敢面对的是明天。有时,我们费尽心思想找寻曾经熟悉的场景,寻来寻去,却深陷痛苦的泥潭,毕竟,故事发生了那么久,连回忆都凉了。
我的日志里,许多篇都是关于你的文字。可是我写来写去,也未感动你。我没有成为你的的习惯,你的习惯里也没有我。曾经你无数次地问我“我哪里好”“爱上我什么”。其实你哪里都不好,但这些不好在我眼中却很特别。也许在爱情中,这种特别没人说得清。
心情日记 篇6非常喜欢吃家乡的米面饼,椭圆形的饼,一面金黄、一面雪白,食之,松脆香甜,爽口健胃,老少皆宜。在今天的县城小巷,还有不少的米面饼摊,许多上班的人,为图方便,顺手在路边摊上买几只,边吃边赶路,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对米面饼情有独钟。小时候,尽管家里穷,但善于持家的母亲还是算计着时不时给我们做点米面饼,以改善伙食。尤其是逢年过节或家里谁过生日,母亲总要用淘箩子淘上几斤米,晾干后,用石磨碾成米面,再用微馊的米粥做酵母,待稠糊状的面“涨”过盆边,说明面已发成功。这时母亲便在面盆里放上适量的石碱水和糖精,再用丝瓜络沾上香油在烧热的铁锅上绕几圈,只听见“嗤嗤”几声,锅里冒起轻烟,母亲即动手烙饼。约摸15分钟,她揭开锅盖,只见一只只雪白的米面饼整齐地贴在锅上,香味扑鼻,馋得我们直流口水。母亲动作麻利,将饼从锅里铲起,饼巴呈金黄色,吃到嘴里,脆而香甜、松软可口。记得1966年中秋节的晚上,我一连吃了八、九个米面饼,哪知平时没有油水的“草肠子”吃不消,得了“伤食”病,肚子胀得像气球,又没钱请医生,母亲只好守在我身边,用手不停地在我的肚子上来回抚摸,整整折腾了一夜,我的“大肚子”方才泻平、松软。
农村土地实行“大包干”后,我家分到了七亩多地。我和妻子田里滚泥里爬,起早睡晚,精耕细作,加之水利、良种、化肥帮忙,每亩水稻年单产都在1300斤左右,家里的稻子可真是大囤子满、小囤子流!我再也不为偶尔吃一顿米面饼“伤食”、肚胀如鼓而担忧了。那时,吃米面饼成了家常便饭。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吃着米面饼,我时常情不自禁地哼起自编的快活小调:“米面饼,照见人,吃了浑身有精神,白天下地把活干,晚上伏案把稿费赚……”
20世纪90年代初,我家从世居的农村乔迁到县城。进城住的是套间,做饭则用的是液化气,大铁锅也换成了铝锅、电炒锅之类的,做米面饼也就成了问题。为了能经常吃到母亲做的米面饼,我在楼下的车库间砌了一眼三角灶,买了一口铁锅,再到农村的亲戚家运回了几捆柴草,每逢周末的晚上,仍由老母亲在锅上做饼,我当“火头军”。铲饼时,饼香四溢,楼上楼下、左邻右舍的邻居一个个闻“香”而动,母亲总是热情地招呼着:“滚热的,快来尝尝,快来尝尝!”“老太太真是好手艺,这饼多香脆啊!”邻里们边吃边夸赞着。米面饼,牵连邻里心、融洽邻里情啦!
4年前的深秋,年近八旬的老母因病仙逝,留给我们一家和左邻右舍对她老人家无尽的思念。我曾尝试着自己动手做米面饼,有时也到街头巷尾的饼摊上买过饼,可吃起来总没有她老人家做的饼那样香甜、那样酥脆、那样松软可口。
心情日记 篇7时间过得飞快,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迎来了这学期的第一次大考——期中考试。为了考出好成绩,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复习。
考试前,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复习。语文赵老师和我们一起归类复习:首先带领我们复习每个单元的日积月累,每天都要读、背、写;然后是词语盘点,主要就是读;最后,赵老师还会带领我们复习每单元的复习要点,要保证里面的所有词语都会写,课文内容都会背。数学李老师每天都会出一黑板的方程、正负数、解图形面积或分数的题,每次我们做完这一黑板的题,都会感觉收获多多,对考一百分也就更多了一些信心。
在家里,每天晚上的作业还是复习。在听写生字的时候,妈妈帮我找出了个别不会写的字,在一张白纸上反复写上几遍加深印象。然后是背课文和复习要点,不但要会背,更要会写。数学作业仍然是题海战,每天作业都要写到九点多,学过的内容每天围着我转,有时候我感觉头都快晕了。
考试的那天终于来临了。这一天天气非常好,阳光明媚,真是个好兆头啊,希望我能考出好成绩。刚走进教室,就看到许多同学都在那儿认真地复习,我也赶快拿出书,看看昨天不会写的那几个词语。
监考老师进来了,看见她手里拿的考卷,我的心里就像有一个小鼓,在我身体里咚咚地敲着。考卷发下来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因为我发现考卷上的题很简单。
考试开始了,教室里凝结着紧张的气息。教室里很安静,只听得见同学们刷刷的写字声和监考老师的脚步声。我写着写着,突然有一道题目像一只“拦路虎”一样挡住了我:“削”的两种读音,复习的时候我看过这个字,别着急,好好想想,我对自己说。经过我的苦思冥想,终于写出了正确答案。
下午的数学我感觉也很顺利,检查完以后,我把答案都写在纸上,等着和李老师对答案。考完试后,李老师来了,来和我们对答案。我很沮丧,因为有一道题出了错:7。5平方分米=(0。075)平方厘米,唉,我怎么会把这道题做错了呢?听着同学们的欢呼声,我心里又羡慕又伤心,数学得不了一百分了,我在心里默默祈祷语文能考出好成绩。
通过这次考试,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要考出好成绩,最重要的在于平时的积累,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再加上考试前认真复习,这样才能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