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无声告白》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无声告白》读后感1“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开篇的第一句话,便吧整本书都引向了悲剧。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关于性别,关于家庭,关于救赎,关于亲情,关于爱......
书中的母亲,将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强加到莉迪亚身上,那些爱她的人,那些在她生前对其百般关注、在她死后痛不欲生的人,实际上是以爱之名,行谋杀之实。
书中提到,每一代人的言行往往都与上一代人有关。她的母亲是一个不甘平庸、期望与众不同的女人,最终却还是嫁人生子,成为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尽管中途她挣扎过,没留下只言片语离开这个家,期望继续完成搁置的梦想,但却因腹中孕育了第三个小生命——汉娜而再度放下。她短暂的离去却在迪莉娅身上留下了童年的阴影。莉迪亚要努力地扮演好一个让父母满意的主角。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被期盼着的,她的兴趣,她的交友,她的未来都是被期盼着。而正是莉迪亚过于成熟的心智,让她不能摆脱这种期盼,以致于发生了之后的悲剧。
一切的错,莉迪亚想,来自恐惧。恐惧母亲再次离开,恐惧自己不能让他们满意。需要纠正这个错误,从哪里开始呢她一脚踏入了湖中心的水面。那个夜里,迪莉娅死了。作者描述的很美,读到那里,有种真正的释然感,她最后解脱了。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入戏了。在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虽然我没惨到那个地步,也没勇气透过死亡来结束一切,但我很难过地看到自己与她身上的相似点,也再次敲打自己,如果一向以来在走别人的路,终有一天,我会手足无措,会走不下去的。而我们终此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读后感2《无声告白》描写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一个混血儿家庭的故事。父亲詹姆斯是中国人,是中国劳工的后代;母亲玛丽琳是美国人,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玛丽琳上哈佛大学二年级时认识并爱上在该校读研究生的詹姆斯,不顾母亲的坚决反对,毅然中断学业嫁给詹姆斯。詹姆斯因为是中国人,虽然成绩优秀,却丧失了留在母校哈佛任教的机会,去了一个不知名的大学当老师。
这个家庭,一个自卑的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的父亲,一个心底里藏着医生愿望却不得不窝在厨房里给一家大小做饭吃的母亲,两个长的像父亲的孩子内斯和汉娜,一个长的像母亲的孩子莉迪亚,这样的家庭必定会有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
因为长相,三个孩子在父母眼中的待遇千差万别。内斯和汉娜颇受忽视,而莉迪亚则备受关注。仿佛同在一块地里生长着的三棵庄稼,内斯和汉娜靠天吃饭,天下点雨他们就接着,不下雨他们就渴着。莉迪亚则每天被母亲和父亲浇水施肥,父亲每天给莉迪亚浇的水是广交朋友,努力融入当地环境,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而母亲给莉迪亚施的肥却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然而,事与愿违,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内斯,这个被忽视的长的像父亲的孩子却拿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而这个是父母对莉迪亚的期望。内斯的成功,并没有缓解莉迪亚的负担,反而更增添了父母亲对莉迪亚的信心,莉迪亚背负的期望更重了。莉迪亚终于不堪重负,半夜里独自走向湖底寻求解脱。第二天早上,母亲玛丽琳还在餐桌前给莉迪亚削好了铅笔,标记好了那错了的六道物理题....
毫无疑问,詹姆斯和玛丽琳是爱孩子的,像千千万万的天下父母一样,但对三个孩子冷热不同、旱涝不均的期待造成了他们完全相反的结果。人本主义哲学大师罗杰斯说过,人性是积极乐观的,人本身就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无疑,内斯是幸运的,他靠自己本身的成长动力完成了逆袭,而莉迪亚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就在于始终没有按照自己的生长节奏成长,始终被父母亲催促着拔苗助长。
如今,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在幼儿园入园、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入职考、国考、司考、职业资格考等等各种考试的大环境下,几乎所有的父母孩子都卷入了这场考试大战中,没有人在乎孩子的'感受,也没有人考虑过孩子的自然生长节奏,早教、胎教早就不是新名词了,现在有的地方为了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竟然从控制受精卵开始控制孩子出生的月份!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多少父母的信条。然而,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的三观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否则,赢了学业,输了人生。很难想象,一对满嘴脏话的父母怎么可能教育处彬彬有礼的孩子;一进家门就打开电视的父母,怎么可能培养出爱阅读的孩子。孩子就是在家庭这片土壤上长出来的,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有父母的影子;孩子交朋友、对待同学的方式都是父母为人处世的翻版。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今年高考完,一个同学给我打电话说工作,顺便说起了他的孩子高考,当时分数还没有出来,我也是顺口问了问孩子考的怎么样,他呢,顺口回答:“考不上600分以上就没有好学校。”因为是同学,我也没客气,立刻反唇相讥:“孩子的路还长,你的眼光不要仅仅盯着高考这一个点,当年我上的是大学,你上的是中专,现在还不是你比我强嘛。”人生是场马拉松,而孩子才刚刚起步,谁又能说起步较慢的孩子最后就会输了呢?我特别欣赏龙应台的那句:“孩子,你慢慢来!”
是啊,孩子,你慢慢来,年幼时,妈妈会护着你;年少时,妈妈会理解你;成年时,妈妈会是你身后最为坚强的后盾。这才是一个合格母亲的正确姿势。作者:莲说
《无声告白》读后感3《无声告白》故事年代和电影《绿皮书》同是1960年代,大背景浸透了可怕的种族歧视。
这是一本看着会揪心的好书。很多细节描写同样折射大家生活的影子:逼着子承父志、害怕被无声遗弃、害怕过度关注、害怕被忽略、害怕梦想被嘲笑…
因爱而结合的家庭应该保持随时温和、尊重彼此的沟通,多一点耐心、宽容和爱可以避免很多障碍和矛盾,这样对自己、爱人、孩子都负责也安心。否则如果想逃避,当初就不该生养那么多孩子,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生而不养就是在作恶。有些缺失和阴影一旦形成需要一辈子来救赎,比如自卑、爱无能、讨好型的性格。
女性面对爱(家庭)和梦想做本能选择后,必须要有独当一面的勇气去承担和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能迟疑纠结自我。否则永远在深渊。
男性很多时候会为了所谓的面子,逼迫爱的人(爱人、孩子)做自己也做不到的事。书中詹姆斯出轨是女儿死后为逃避现实、无能、寻求刺激安慰而做出悔恨莫及的事,莉迪亚生前观察到父亲和路易莎的暧昧加速了她的绝望。。。父母传递了没有爱的氛围同时极其希望女儿被欢迎、合群、当上妈妈期待已久的医生,孩子只会厌世…
《无声告白》读后感4“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本书强烈推介给每位父母看,书里的主人公一家人是我们现在很多家庭的缩影。父母将 ……此处隐藏1097个字……书回忆了一个混血女孩离开人世前一家人的生活,讲述了她离开人世后一家人发生的事,这本书也揭示了种族问题、性别歧视、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影响、社会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家人之间的相处和沟通等问题。
在这个生活在美国的家庭中,父亲詹姆斯是中国人,詹姆斯儿时随着谋生的父母到了美国,从小就感受到了别人对他与对其他人的不同,他处处怕别人知道他的不同,处处想和别人一样。母亲玛丽琳是美国人,玛丽琳由她母亲一人抚养长大,被她母亲教育最重要的是管理好丈夫、孩子、房子,于是放弃了继续深造,成为医生的机会,她听到女医生便会有惊讶的反应。
当玛丽琳嫁给詹姆斯的时候,她母亲认为她不对,她应该嫁给一个和她“更像”的人,她和詹姆斯“不像”。我认为,如果玛丽琳听了她母亲的话,或许后来就不会有她女儿莉迪亚的悲剧,她儿女的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无奈和困扰,她的家庭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事,但根源在于种族问题。
詹姆斯和玛丽琳的大女儿莉迪亚没有朋友,因为她和别人“不一样”,玛丽琳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于大女儿,希望她成为一名医生。莉迪亚在家人面前假装自己有朋友,对妈妈的要求无条件服从,因为她爱妈妈,希望妈妈开心,而不是因为爱科学,不是因为想成为一名医生。玛丽琳却没有发现年少的女儿内心背负了这么多,同时,她还忽视了小女儿汉娜和儿子内斯,这三个孩子的内心都发生了问题,在他们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中,悲剧就发生了。
当莉迪亚永远消失在他们的生活中的时候,在他们受尽煎熬后,才渐渐发现了一些东西,想挽回一些东西,可是,有的却再也回不来了。
终于,玛丽琳知道了自己应该早早地关注莉迪亚真实的想法,应该给另外两个孩子多一些关注,应该更坦诚地和丈夫交流。詹姆斯后悔没有在犯错之前醒悟,内斯后悔没有早早地说出该说的话……最后,他们明 这本书让人反思种族问题,反思性别歧视,反思怎样与家人沟通,反思怎样做真正的自己。白了这些,玛丽琳终于去拥抱了那个一直渴求母亲关注的小女儿,原谅了丈夫,詹姆斯终止了错误。
在失去了一些过后,他们终于懂得了,应该让一个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人,珍惜值得珍惜的人,及时说出该说的话,不然,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后悔。
我们在生活中也一样,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常常因为交流不当的问题产生隔阂甚至是冲突,也造成了令人遗憾的事,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交流,我们需要相互理解。
《无声告白》读后感8中国有句话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父母不知道龙是如何飞腾凤是如何翱翔,所以成绩名列前茅就是成龙成凤的必要条件,父母眼里的好就是你奋斗的方向,于是很多父母的理想都被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你必须这样做,这都是为你好,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多,听我的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这些话语频频出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殊不知孩子的思考能力渐渐变强,反叛心理愈加严重,反而适得其反。
但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于是沟通和相互理解成了最重要的缓和方式,父母与孩子间相互学习,互相成长。在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细无巨细都影响着孩子,都成了孩子最初的判断标准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就如文中的母亲离家出走一事对家中三个孩子的影响都非常大,大女儿从此将母亲的话当诺言,无条件的顺从着母亲的任何要求包括母亲将自己的梦想当医生强加在她身上时,也只回答着“是的,好的”,上着自己并不擅长的高二生物,收着自己不喜欢的医学书作礼物,挂着不喜欢的听诊器...直到发现一切都错了
父母和孩子是一道无解题,有无数种解题方式也有无数种答案,但答题时间却是一生,从孩子到父母,会有很多经验教训但要记住都要相互尊重。
《无声告白》读后感9这本书讲述的就是那个时代,那个歧视感很强的美国二十世纪。其实,这种歧视现在也是还在的,一年也会有几十个因为种族歧视杀人的,但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开始,我以为他会是一本普通的推理小说,但这本推理小说并不普通,不能用看推理小说的心态来看这本书,它比推理小说的情感要更细腻,更能让人感动。这本书的题材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用过—华裔歧视。对于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个题材,其实很简单,作者也是一个华裔,她虽然没有这样被别人对待过,但她也是写这篇文章的最佳人选。
这本书中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过多的言语,但是有很多心理描写。每个人心里都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但他们都认为这个女孩不应该被杀;每个人都想要成为最好的自己,但最好的一定就是真正的自己吗?每个人都冲着别人的好来努力,但你真的有尝试着去寻找你的自己吗?你的最真实可能不是你的最好的,不过,那肯定是最自在的,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只要做你自己就好了。
如果你不在这一生中做到自己的真实,你肯定我会后悔的。因为美好的永远是短暂的,可能就是一瞬间,就像书中一个情节:莉迪亚的妈妈在厨房做家务,他一回头就发现莉迪亚已经站在了厨房门口。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孩子是最重要的,但她错过了莉迪亚一生中最有意义,也仅有一次的“第一次走路”,她连莉迪亚已经可以站起来了都不知道,她甚至都不知道现在她现在应该是高兴,还是悲伤。可是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忙了这个,忘了那个,我们专注于这个,错过了那个;成长就好像一个取舍的过程。
这本书的结尾出乎意料的感人,还好莉迪亚走的时候没有带着愁恨,还好他们还拥有彼此。当找到答案成为一种解放的时候,那莉迪亚临走前失去的一声晚安就是最后开门的钥匙了吧。
“莉迪亚死了,但没有人知道……”
《无声告白》读后感10这样的家庭组合是个悲剧,一心最求与众不同的母亲,总想着融入人群“与众不同”的亚裔,书的一开篇写到亚裔父亲我就能想到在美国,定会出现种族歧视这一点,什么民主自由接受一切新事物的“大熔炉”国家,到现在为止种族歧视还不是普遍存在?上街到哪里被人赤裸裸的挑衅做眯眯眼等,这种人有什么可优越的呢?文中的父亲成长时经历的事,太自卑了,太揪心了,也完全理解了他为何总想融入大众。而母亲,之所以要与众不同是因为当时对女性的定位,她母亲对她的期待,嫁个潜力股老公,围着厨房照顾孩子的家庭主妇,她不愿意如此,她不接受这种生活方式,想做个医生。可命运给她开了个玩笑,她嫁了个男人结婚生子做了个家庭主妇,幡然醒悟,再去追梦,不告而别三个月,可年幼的孩子需要她,也放不下,又再次怀孕,家庭耽搁了梦想,再也无法实现了。便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女儿身上,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全然忽略掉她的感受和其他孩子,女儿怕母亲再次离去,选择了服从母亲的一切安排。父亲希望她交友合群,母亲希望她出类拔萃当上医生。
最后…她自杀了,就像文中所说的不知怎么定位自己。她不像哥哥内斯找到“自救”的方法。最暖心的就是杰克对内斯的暗恋啦,还好最后一切归于美好结局。这书看得好压抑,带入感情多了,会忍不住红眼,多相像呀,做别人期待中的样子太累了,我想大多数的中国家庭孩子都有遇到这种情况。感觉自己很像母亲玛丽琳,害怕最后的自己是否也会如她般事与愿违做个家庭主妇呢?我只能告诫自己:不要因别人而改变自己的决定。不做令自己后悔的事。